诺奖背后的匈牙利文学“天团”

时间:2025-10-14 11:57:05阅读:0
第1张图片
1/5
诺奖背后的匈牙利文学“天团”第1张图片
第2张图片
2/5
诺奖背后的匈牙利文学“天团”第2张图片
第3张图片
3/5
诺奖背后的匈牙利文学“天团”第3张图片
第4张图片
4/5
诺奖背后的匈牙利文学“天团”第4张图片
第5张图片
5/5
诺奖背后的匈牙利文学“天团”第5张图片

10月9日,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赢得202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这是匈牙利作家第二次摘得世界文坛最重要的文学奖项。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世界文学》原主编、蓝色东欧系列丛书主编高兴告诉记者,匈牙利国土虽小,但同时活跃着多位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可以这么说,他们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都很正常,只不过看谁更加幸运。”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臧磊

拉斯洛是匈牙利最为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的作品以反乌托邦、怪诞和忧郁主题而闻名。诺贝尔文学奖的授奖词给予他高度概括——“震撼人心、富有远见的创作,在灾难与恐惧的时代,重申了艺术的力量”。

拉斯洛的获奖,是匈牙利文学底蕴的爆发,更是中东欧文学深厚传统的一次彰显。“今年诺贝尔文学奖又颁给一位中东欧作家,我感觉有点意外。”《世界文学》原主编、蓝色东欧系列丛书主编高兴说。2018年和2019年,诺贝尔文学奖连续两年颁发给中东欧国家的作家。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在高兴看来,在中东欧,像匈牙利、波兰、捷克、奥地利等国家,文学传统都极为深厚,像波兰,到现在为止已经有5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随着拉斯洛的获奖,匈牙利也拥有了第二位诺奖作家。在2012年,匈牙利作家凯尔泰斯·伊姆莱因“对脆弱的个人在对抗强大的野蛮强权时的痛苦经历进行了深入的刻画,而其自传体文学风格也具有独特性”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高兴介绍说,像凯尔泰斯、拉斯洛这样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作家,在匈牙利还有好多位。在10月初,各大赔率榜上,尤其是英国著名博彩公司Nicer Odds的网站上,他的排名一直靠前,而他的同胞纳道什·彼得,则排在二十名上下。他也是匈牙利很有名的一位作家。他的《平行世界》三部曲一出版,在整个欧洲引起很大反响。

在翻译家、匈牙利文学研究学者余泽民看来,纳道什·彼得是匈牙利前辈作家“马洛伊的继承者,20世纪欧洲历史的记忆者”,“他用虚构的方式记录了几个人平行的回忆,并开启了身体记忆的潜能”,这部近两千页的巨著从一战写到东欧剧变,几乎跨越了欧洲整个的20世纪,他试图写一部“以无终无果为基本结构特征的小说”,跟19世纪小说写作传统决裂。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余泽民认为,纳道什·彼得与马洛伊·山多尔、凯尔泰斯·伊姆莱、艾斯特哈兹·彼得、克拉斯诺霍尔卡伊·拉斯洛和女作家萨博·玛格达,共同形成了匈牙利文学最壮观的风景。

余泽民提到的这几位作家,马洛伊·山多尔在匈牙利被誉为“民族精神的哺育者”,影响了当代匈牙利几乎所有的优秀作家。他的长篇小说《烛烬》与《一个市民的自白》自传三部曲,记录了奥匈帝国的黄昏和王国的覆灭;凯尔泰斯·伊姆莱专注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书写,但他笔下的“奥斯维辛”已超越狭义上的集中营,而称为更广义、更具有隐喻的“奥斯维辛”;艾斯特哈兹·彼得已被公认为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大师,他创作的“家族小说”,不仅折射欧洲历史的风云变幻,还无情地剖析了一个人在历史坐标系里扭曲变形的复杂人生。追溯自己与父亲、与家族、与帝国关系的《天堂的和谐》刚一出版,就被欧洲文坛视为经典……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还有更年轻的巴尔提斯·阿蒂拉,他被誉为“米兰·昆德拉的继承人”。在其代表作《宁静海》中,他将几代人的个体命运置于显微镜下,既让我们看到了大历史的残忍,也看到了时代风暴中卑微如蚁的众生命运。

这些作家虽然生活在同一时代,拥有相似的集体记忆,包括第二次世界大战、对犹太人的迫害、美苏冷战以及东欧剧变,国家历史、个人记忆,都成为他们共同的写作题材,但在创作上,他们采用了不同的处理方式。“每个作家都有自己的独特性,一定有不同的表现方式。”高兴说,面对历史的疮疤与未来的前景,他们有的直面,有的套上温柔细腻的外壳,有的以暗黑式的寓言,有的则以纪实性的回忆。

“诺贝尔文学奖每年只能颁给一位作家,顶多两位,我经常说,颁给一位作家就意味着错过无数位,实际上,有实力来赢得这个奖的作家还有很多。”高兴说。

/strip/ignore-error/1|imageslim"/>

匈牙利地处中欧,国土面积9.3万平方公里,人口仅900多万,但其文学成就却如此惊人。匈牙利文学为何如此“强悍”?

高兴认为,“实际上,这和中东欧的文学传统有关系。中东欧作家不甘心做地方性的人,他们在不断地拓宽自己的视野,一开始就有意识要把自己纳入到一个更大的文学传统中去,这就是欧洲文学的传统。而我们知道,在相当一段时期内,欧洲文学传统实际上就代表着世界文学的最高峰。总的来说,欧洲文学的传统是匈牙利、波兰、捷克等中东欧很多作家的追求,也就是说他们需要超越自己的本土性和民族性,上升到世界文学的高度。”

在高兴看来,匈牙利作家关注几大主题:一是自由,一是英雄主义,还有就是反抗精神。“匈牙利的历史很独特,它原本是一个游牧民族,从东方迁徙到现在匈牙利这个地方才定居下来,建国历史也就1000多年,慢慢成为一个欧洲国家。这个国家从建成起,就推崇自由精神与英雄主义。”

在匈牙利文学传统中,反抗精神、革命精神,与为民族代言的精神一直强烈地存在着。“最典型的就是裴多菲。‘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那种精神在裴多菲诗歌中体现得特别顽强,只不过裴多菲是属于传统时期的诗人,而现在拉斯洛已经处于21世纪,人类已经进入现代或后现代时期,于是他的表达方式也随着世界和时代的发展而有所不同,但是,他的作品里一定是有传统根基的,他的作品其实具有某种抗争精神,抗衡灰暗的现实,抗衡他认为比较可悲的前景。”

移居美国的俄罗斯作家约瑟夫·布罗茨基曾说过,有时候文学恰恰可以成为抗衡灰暗或者严酷现实的一个最强有力的武器。其实在这一点上,拉斯洛和他们都一样,都是通过种种方式来抗衡就是严酷的现实,抗衡灰暗的现实。

众所周知,拉斯洛的偶像是卡夫卡。卡夫卡在国内外可以找到很多传人。而拉斯诺也同样影响不少人的写作。“他获得了具有世界影响的布克奖后,我们的出版界才开始关注他。现在,诺贝尔文学奖是一道更加强烈的光芒,它可以一夜之间让一个作家为世界所瞩目。在此情形下,我相信会有更多的人开始真正地阅读他,真正地进入他的文学世界。”高兴说,拉斯洛的影响力在中文世界才刚刚开始。

校对   朱亚萍

评论

  • 评论加载中...